6月25日,湖北省高考成績公布。這天細雨霏霏,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、第一中學的高三畢業(yè)生們都按時趕到學校報考高考志愿。
今年高考的王玉玲(化名)取得了優(yōu)異的成績,“開心”兩個字寫在她稚嫩的臉上。王玉玲父親幾年前去世,靠母親一人維持家里生計。得知王玉玲家庭情況,夷陵中學為她申請了“長電陽光班”資助,高中三年學校的溫暖、老師的關心,讓她變得陽光開朗。“我在高中時,就曾主動聯(lián)系參加宜昌三峽蟻工長江生態(tài)保護等公益慈善活動,未來到大學,我想申請去偏遠地區(qū)支教,去幫助那里的孩子們?!蓖跤窳嵴f。
從2019年起,三峽集團長江電力先后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、第一中學實施“長電陽光班”項目,??罹珳示栀浀綄W生個人,旨在幫助特困特優(yōu)學子順利完成高中學業(yè),考上理想大學,讓經(jīng)濟條件不再成為他們求學路上的障礙,同時培養(yǎng)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,促進教育發(fā)展。
長電陽光班在三峽大壩壩頂合影
兩年前,游樂樂(化名)剛剛升入宜昌一中就經(jīng)歷了一場家庭變故,母親又查出重病,家庭經(jīng)濟入不敷出,讓陽光開朗的他一下子變得沉默寡言。班主任了解到情況,經(jīng)常開導游樂樂專注學習,宜昌一中也為他申請了“長電陽光班”助學金?!拔铱梢运瘋€安穩(wěn)覺了,心態(tài)也更加積極。即使生活還有很多困難,但我不再茫然,可以懷著希望與熱情直面人生險途了?!庇螛窐氛f,“感謝幫我渡過難關的人,我要好好學習,未來我也要幫助他人?!?/p>
梅婷(化名)曾是宜昌一中“長電陽光班”的學生,現(xiàn)就讀于同濟大學,在給母校和長江電力的信中,她說:“曾經(jīng)家庭困境如同陰霾籠罩著我,‘長電陽光班’給予我的不僅是物質資助,更是精神鼓勵,讓我相信自己有改變命運的可能?!痹谕瑵髮W,梅婷積極投身于志愿服務活動,她說希望自己為需要幫助的人帶去溫暖。
組織長電陽光班參加三峽工程展覽館
2024年參加高考的李輝(化名),高中入學前一個月,父親突發(fā)腦溢血半身不遂,高昂的醫(yī)藥費使得家庭經(jīng)濟陷入窘境,他一度想到輟學打工補貼家用。長江電力及時伸出援手,使得他得以繼續(xù)求學。曾經(jīng)抱怨命運不公的孩子學會了堅強與感恩,他說:“這段經(jīng)歷讓我深刻體會到,人生雖然充滿變數(shù),但只要有人愿意伸出援手,希望便永遠不會熄滅。未來,我要用實際行動去傳遞這份愛的力量!”
2020級長電陽光班合影
陳天(化名)曾是夷陵中學“長電陽光班”的學生,2024年高考他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,在給母校和長江電力的信中,他說:“從鄉(xiāng)鎮(zhèn)中學到夷陵一中求學,家里經(jīng)濟壓力很大,長江電力的資助為我緩解了經(jīng)濟壓力,我得以心無旁騖地專注于學業(yè),無需為生活瑣事所累?!痹谖錆h大學,陳天積極投身于志愿服務活動,累積時長已超一百多小時。他說,自己要像“長電陽光”照亮自己一樣去照亮他人,回饋社會、傳遞愛心。
考入復旦大學的瞿洋(化名),回憶自己在夷陵中學讀高中時,曾參加學校組織的“長電陽光班”學生參觀三峽大壩的研學活動。那時瞿洋剛從縣初中升入夷陵中學,有點自卑。在宏偉的三峽大壩面前,每個人都很渺小,她突然明白“不要自困于上下張望的撕扯,只需走好腳下的路,一步一步,向上攀登?!痹趶偷┐髮W,瞿洋參加了學校的山區(qū)支教活動,她說這份愛來自“不經(jīng)意間播下的種子”。
扶智也要扶志。為讓學生們開闊視野,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,長江電力每年組織受資助學生參加研學活動——參觀長江電力管理運行的三峽電站、葛洲壩電站等。學生們在研學活動中親眼目睹了大國重器的壯觀景象,了解水電科學,深刻體會到了祖國在科技領域的巨大成就。這些親身體驗,讓他們的心靈受到洗禮,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努力學習,將來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的決心。
組織長電陽光班赴三峽大壩開展研學
在研學活動中,來自長江電力的湖北省技術能手、荊楚工匠周立成為學生們講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(zhàn),以及如何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,克服困難,取得成功。他們的故事,如同一盞盞明燈,照亮了學生們前行的路,讓他們明白只要有夢想,并為之努力奮斗,就一定能夠實現(xiàn)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向長電陽光班學生宣講企業(yè)文化
從2019年實施至今,“長電陽光班”項目已累計資助1440人,畢業(yè)生重點大學升學率均達到100%,部分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。這些成績的取得,是學子們自身努力的結果,是學校老師們的精心培育,也是長江電力愛心幫扶的見證。
與長電陽光班學生互動交流
“長電陽光班”如同一束溫暖的光,不僅給予學子們經(jīng)濟上幫助,更在思想上引導和激勵他們,讓他們在困境中看到希望,勇敢追逐夢想。相信這些學子們一定能夠茁壯成長,成為對國家、對社會有用的人,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。